专业认知辨方向 启航教育明路径——电信工程学院开展2025级新生专业认知教育
为帮助2025级新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明确学习目标、科学规划学业生涯,10月10日晚,电信工程学院于郑蒲港校区成功举办了新生专业认知教育讲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乔晓华教授,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朱昌平教授,自动化专业负责人胡钢教授以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张静、陈玲以及分拣机器人实验室指导老师陶彬彬教授等,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启迪深刻的专业入门指导。
一、解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锚定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
乔晓华教授从学科发展、就业前景到实际应用,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生进行了系统梳理。他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交直流电转换实例,生动讲解了电能的产生与利用,并介绍了多种新型发电技术。结合国家电力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乔晓华还展示了历届毕业生的卓越就业成果,为同学们指明了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升学前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在校学习、未来考研与就业的信心。
三、讲述通信工程故事 打造“专创融合”成才样本
朱昌平教授则以“通信工程与水利水电”的双特专业背景为指引,点燃了通信工程新生的专业自豪感。他鼓励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真正做到“爱学、会学、学会”。现场展示的专利作品与人才培养成果,充分证明了通信工程专业的雄厚实力。朱教授强调,本专业注重多学科融合,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以激发潜能、锤炼团队协作能力。张静主任补充介绍了与多家知名企业的合作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拓宽视野、精进技艺。
三、解读自动化专业魅力 拥抱智能时代发展机遇
胡钢教授首先以“人生规划”为引导,向同学们抛出了发人深省的抉择:“是选择现在‘躺平’,换来未来终生‘平躺’;还是选择现在奋斗,去实现无限的人生价值?”以此激励学生从确立学期“小目标”、规划四年“中目标”,到展望人生“大目标”,开启大学新征程。随后,他详细解读了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工科体系中的定位、核心课程设置以及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他巧妙解析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选修+专业课程”的体系构成,生动阐述了自动化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的鲜明特点与广阔的应用领域,精准化解了新生们对专业学习的普遍困惑。陈玲主任随后寄语新生,要将学习置于首位,树立明确目标,勇于参与课外实践与科研,做到知行合一。
此外,陶彬彬教授向新生们重点介绍了分拣机器人实验室。该实验室创新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旨在系统提升学生的交叉学科素养与实践能力,并以高水平竞赛为平台,全面驱动学生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陶教授还结合实验室往届毕业生在考研与就业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同学们规划未来学业与职业生涯提供了清晰参考和有力借鉴。
本次专业认知教育讲座对全体大一新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解答了同学们的诸多疑惑,明确了同学们的专业认知,坚定了同学们的学习信心,也将引导和推进新生更好地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在专业学习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收获学习的乐趣,从而优化同学们在大学阶段的成长路径,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电信工程学院 供稿)
编辑:甘双、陈天豪
预审:纪萍
审核:张捍东
- 上一条管理学院开展“关爱心灵,赋能成长”主题活动2025-10-12 10:11:08
- 下一条返回列表2025-10-12 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