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网 > 网上党校

网上党校

首页 > 党建网 > 网上党校

扬州大学女神团长支教日记

  2015-12-07 14:34:23  2643

  陈晨,扬州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中共党员,扬大法学院研究生。现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进行支教活动。曾任我校院学生会主席等职务,曾获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省级先进个人”等表彰,被各高校许多研支团小伙伴誉为“女神团长”。

  2015年11月8日星期六晴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木厂小学之行。今天,我们一行早早的便出发了。因为在三小任教的王利宏、杨秉臻2名队员需要参与学校的月考监考改卷工作,这次去看望孩子们只有5人。这是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第四次前往木厂小学。

  还记得那次初识

  记得第一次前往木厂小学时,我们和张运老师、“牛津团”队员们一起,徒步走了近3个小时。有一个孩子专门从山上下来,为我们带“路”,所谓的路,便是在山间扒开草丛,自己踏出的小道。有的山路甚至只有50公分宽,大家手拉着手,小心翼翼的攀登。大于45度的山坡,我们几乎手脚并用。生活在东部平原的我,“大山”对之前我来说只是一个概念,而那次之后,我才清晰的感受到,山外是山,山外还是山……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跋涉,衣服已湿透,鞋子上也满是淤泥。第一眼,一排瓦房3间教室,漆黑简陋的厕所,小小的操场上一根旗杆孤孤单单,操场旁便是陡峭的山崖。生活在城市的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这样的学校。瓦房下,操场上,到处都是小小的孩子们,有的孩子在嬉笑打闹,有的孩子坐在墙边发呆,有的穿着不合体的肥大的衣服,有的脏兮兮的小脸上充满好奇(山上缺水)......那一刻,我有些不知所措。

  87个孩子,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张俞老师。这个苗族村寨飞出去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张老师大学毕业放弃了物流公司区域经理的职位,受恩师感召,回乡任教。28岁的张老师至今未婚,全身心扑在了孩子们是身上,他的脸上有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沧桑。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还是学校的杂务工,更确切的说,更像是这些留守儿童的父亲!

  从此有了割不断的牵挂

  从那之后,山里的老师孩子便成了我们的牵挂。每个月,我们都会抽出休息的时间,踏着上一届学长学姐的脚步,前往木厂小学看望张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

  这一次,我们同样给孩子们带去了“马背上的第二课堂”活动。之前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叫“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因为山寨与外界的交通隔绝,木厂小学更是黔南大山的最深处,马匹是进山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第二课堂“,可能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是司空见惯的。而对于山里的孩子而言,却几乎是空白的。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山外的精彩,更希望,这些留守的孩子,在第二课堂的艺术关怀下,能够弥补内心深处的情感缺失。

  我们从上下带来了各种器材。科普实验、魔术表演、篮球兴趣课……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每个孩子都忍不住想参与其中。

  看到我在拍照,一个又一个孩子凑到镜头前,像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争抢着想拍一张的照片。

  第一次看到那几个五、六年级的跳起街舞的时候,我的心情几乎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山上与外界隔绝,别说没有培训机构,没有舞蹈社,就连网络都时有时无,孩子们在哪里学的街舞?是谁教他们的呢?孩子们说,偶尔可以看到电视上播放过街舞,便死死的记下来,一遍一遍的练,也不知道自己跳的好不好……

  说实话,孩子们跳的像模像样,当时我心里在想,如果他们生在城市里,有专门的人给他们培训,会多么的不同啊!然而他们却跳的自得其乐,满脸的笑容,充满自信,在这些街舞少年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满足,更加看到了希望。

  从第一次下山归来,我就想过,山上孩子所追求的,可能是城里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唾手可得的,命运是多么不一样,多么不公平的!然而,孩子们的天真无邪的笑容,街舞少年的自信的脸庞,让我感到,贫困可以剥夺很多东西,但是唯一无法夺去的便是快乐。孩子们,愿你们今后不管身在何方,都能一直有一颗颗不老的心,愿幸福快乐伴你们一生!

  这是我们对大山的承诺

  每次从木厂小学归来,我都深切的感觉,我们能做的是多么有限。也许这一年的时光,我们并不能彻底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能愿尽己之力,给他们们带来哪怕一点点变化,哪怕只是孩子们更多的笑容,也让我觉得安心与满足。这是我们扬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对孩子们的承诺,对这连绵不绝,缄默无言的大山的承诺。我相信,生活中往往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陆增准)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QQ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