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网 > 公开目录 > 教学质量信息 > 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皖江工学院 艺术教育发展2024年度报告

  2024-10-31 17:20:45  338

  2024年,皖江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中的生动实践。在合格评估建设的引领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方向,积极推动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皖江工学院艺术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在遵循艺术教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课程质量,在艺术普及中不断扩大影响,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加强创新,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坚持课堂育人,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皖江工学院的专业结构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经、管、艺、理、农等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正是依托这些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学校目前开设的艺术课程主要有2大类,面授课程及网络课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皖江工学院艺术教育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学分
1 GXK0016 水文化 公共基础选修 1
2 GXK0002 中国戏曲艺术 公共基础选修 1
3 GXK0003 瑜伽养身 公共基础选修 1
4 GXK0006 合唱 公共基础选修 2
5 GXK0007 话剧 公共基础选修 2
6 GXK0008 舞蹈 公共基础选修 2
7 GXK0009 器乐 公共基础选修 2
8 GXK0028 弟子规 公共基础选修 1
9 GXK0031 书法 公共基础选修 1
10 GXK0035 美学概论 公共基础选修 1
11 GXK0058 中国音乐欣赏 公共基础选修 1
12 GXK0059 演讲与口才 公共基础选修 1
13 GXK0060 电影音乐欣赏 公共基础选修 1
14 GXK0061 中外音乐名家名曲欣赏 公共基础选修 1
15 GXK0062 小说名著与电影精品赏析 公共基础选修 1
16 GXK0176 构美--空间形态设计 公共基础选修 1
17 GXK0177 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 公共基础选修 2
18 GXK0179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公共基础选修 2
19 GXK0180 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公共基础选修 3
20 GXK0080 [尔雅通识]东方电影 公共基础选修 1
21 GXK0082 [尔雅通识]园林艺术概论 公共基础选修 2
22 GXK0083 [尔雅通识]影视鉴赏 公共基础选修 2
23 GXK0084 [尔雅通识]书法鉴赏 公共基础选修 2
24 GXK0114 [尔雅通识]音乐鉴赏 公共基础选修 2
25 GXK0140 [尔雅通识]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公共基础选修 1
26 GXK0141 [尔雅通识]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公共基础选修 2
27 GXK0142 [尔雅通识]人人爱设计 公共基础选修 1
28 Y000010 电影理论与批评 公共基础选修 2
29 Y000013 走进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公共基础选修 2
30 Y000015 新媒体文化与素养 公共基础选修 2
31 Y000018 设计原理 公共基础选修 2
32 Y000016 书法美学研究 公共基础选修 2
33 Y000019 电视剧历史与美学 公共基础选修 2

  皖江工学院校领导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建设,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皖江工学院从“一体两翼”的办学特色出发,将郑蒲港校区的美育规划也纳入学校整体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中,协调艺术设计学院、教务部、学工部、校团委等学校多个部门,上下联动,深化美育综合改革。

  皖江工学院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以《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和引领,完善艺术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校内外协同、整合各方面资源;深化美育改革、落实符合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教学举措,不断提升育人质量,逐渐形成皖工的品牌效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校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抓牢课程培养的核心途径。2024年,面向全校学生累计开设30余门艺术类公选课,累计开设多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混合课程,教授三千余人次;累计发布艺术教育相关类第二课堂活动近千余个,参与人次超15万次。打造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依托艺术设计学院的建设资源和美育教研室,本年度加强了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精品建设。艺术设计学院基本完成了艺术教育教学课程,并组织了全国艺术专业设计大赛和各类专业艺术沙龙等。

  皖江工学院2024学年春季学期的艺术类公选课大部分转为线上教学,作为省内高校,率先在网络上向公众提供艺术教育慕课学习资源。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学校积极引进优质在线艺术教育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教育教育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鼓励教师对公共艺术类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加大公共艺术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艺术教育效果。

二、加强艺术教育品牌建设

  (一)打造融媒体艺术教育矩阵

  皖江工学院充分聚合全校宣传平台“皖江工学院官微、官抖、官网” “皖工青年”等微信公众号、“皖江工学院校团委官抖”,并且拓展“学习强国”央视频、抖音、微信等媒体号,形成“美育皖工”媒体矩阵的影响力,在校内外获得了好评和广泛关注度。艺术教育矩阵平台年度发布作品近300余个,浏览量超100万次,获赞量超过3万余个。

  (二)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二课化

  校团委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中关于“文化素养与文艺修养”模块的建设;发展学生艺术类社团;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学生年级特点,开展各类设计作品展览推介;各学生组织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校大学生艺术团“青音乐”党史学习教育团通过歌曲舞蹈以及乐器曲目的形式“艺”说党史,并获得校级优秀团队和最美图片的荣誉;结合学校和地区特色,活跃第二课堂内容,推进主题性艺术创作活动,为营造校园美育氛围、丰富校园艺术生活做了大量工作。

  (三)社团文化的艺术教育传播

  在艺术活动方面,以校大学生艺术团为主要工作平台,结合其他艺术类社团和组织,年度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且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为迎接新生、欢度中秋佳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的“唯愿当歌,月光长照”迎中秋操场音乐节于9月13日晚在郑蒲港校区操场举办。10月6日晚,由共青团花山区委、霍里街道办事处、共青团皖江工学院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一场欢快的艺术表演在马鞍山市体育路夜市开展。百余名师生齐聚体育路夜市的灯光下,在艺术表演、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城市生活的美好。社团联合会艺术类社团参演“皖工达人秀”文艺演出。这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深化学习、强化实践、创新发展的实战平台,让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的环境中,激活创造潜能,展露才华,并向社会充分宣传和展示了我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以立德树人、崇德向善为导向,宣传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协同创新,探索各艺术类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的同时鼓励良性竞争,各艺术分团,社团统一而又独立,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动性,在成员招纳,种类内容等多方面充分给予其自主权,促进更高质量作品的产出。同时学生组织与艺术社团相辅相成,增添了自身的活力。年度加强舞蹈团、合唱团、话剧团、朗诵团、表演团等的建设和培养,扩大了美育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面,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更深更实地开展。

三、打造校园艺术空间

  学校构建集自然美景、皖工文化、整体市局美感于一体的艺术教育校园环境,整体建设重点是要形成独特的校园风貌、校园观念、校园价值观、师生风格和行为准则。将霍里山和郑蒲港两校区楼宇和道路进行了命名,美化了校区的标识建设,建设“校史馆”、水情基地、水务信息大厅、土木水利楼大厅中庭、报告厅、党建活动室等。规范校园窗口、橱窗、标语牌等方面的工作,使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能发挥育人的作用。打造“廊道文化”,以学生宿舍为社区单位,建设涵盖校园作品展、校园荣誉展等元素的“工作展示走廊”“名言走廊”“优秀典型展示走廊”等。

四、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24年,学校担任艺术教育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共21人, 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工程师)17人,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0人。学校每年均从省内外聘请著名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常常座无虚席,深受学生欢迎,反映出我校对艺术教学的重视和大学生对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渴求。

五 、艺术教育保障措施建设

  学校霍里山校区、郑蒲港校区都有供大学生活动的场 所,有容纳500多人活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六个能容纳200 人以上的教学活动场所,这些教育教学场所均配有音响、灯 光等设备,充分保障了学校各种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加大了艺术教育投入力度,购置了笔记本电脑、投 影仪、相关电教设备及艺术类图书资料,建设了环境设计专 业实验室,充分保证了艺术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六、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展示

  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 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

  (一)举办设计作品展览与艺术展演

  1.2024年5月29日,皖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24届毕业生作品展开幕式在霍里山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学校董事长朱洪高,党委副书记孙良,咨询委员会主任刘志祥,常务副校长郑明东,副校长朱建芬、阮怀宁、王志,校党委委员、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伍旭坤,党总支书记张亚梅出席了开幕式,艺术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和2024届全体毕业生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毕业展是艺术设计学院展示教育教学成果,人才培养成果的大舞台;是艺设学子展示青春风采、践行艺术理想的大课堂;也是艺术拥抱生活、设计服务社会的嘉年华。本次展览中,同学们以独到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将空间与环境的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创新的表达和丰富的技术手段,将虚拟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展现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设计的力量,也为工科大学的校园文化注入了人文艺术的浓厚氛围。期待广大艺设师生,把参与这次毕设展作为自己走入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课堂,今后推出更多接地气、聚人气、有雅气的设计作品。

  2.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筑牢美育浸润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2024年10月11日晚,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蚌埠医科大学与皖江工学院联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我校新体育馆成功举办,现场近千名师生观看演出。

  伴随着雄浑激昂的开场锣鼓,大型古装卫调花鼓戏《锁麟囊》开演。演出中,演员们凭借深厚的功底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再现了薛湘灵和赵守贞两位女性在逆境中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仁义道德、平等博爱及知恩图报的主题思想,演员们结合卫调花鼓戏的特色唱腔,加之秦腔、河北梆子等多种地方戏曲精华的巧妙融合,传达出“写意”“传神”“虚实相生”等审美特征,在剧场三元空间构筑起一座跨越时空的艺术殿堂,深受现场观众们的喜爱。

  据悉,本次剧目展演生动演绎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进一步丰富了我校第二课堂美育实践活动。下阶段,校团委将继续在校园美育浸润行动中探索新的方法、新的路径,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通过策划、举办多元化的大学生艺术团文艺演出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推动我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3.2024年10月6日晚,由共青团花山区委、霍里街道办事处、共青团皖江工学院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一场欢快的艺术表演在马鞍山市体育路夜市开展。百余名师生齐聚体育路夜市的灯光下,在艺术表演、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城市生活的美好。

  活动中,大艺团学生们以双人对唱、独唱、说唱等形式,展示皖工大学生独特魅力,让广大市民置身文艺的海洋,促进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青志协志愿者们围绕在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安全、文明、有序的体验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心与责任。青年新媒体中心的学生们在活动现场拍摄体育路夜市风貌,描绘马鞍山市城市“新夜态”,释放融媒体活力。

  我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做好艺术教育、社团活动的挖掘、彰显,让艺术表演、志愿服务活动在新时代大学生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次活动,通过展示皖工社团形象与大艺团发展动态,打造了大学生“火热出圈”青春名片,实现校园新媒体文化的可持续传播。接下来,将以擦亮社团文化为契机,精心做靓“大艺团”文化核,彰显出志愿服务活动的时代内涵,为马鞍山市“文化休闲娱乐+夜生活”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二)参加艺术相关大赛

  1.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学生社团全面发展,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三届中央电视台影视城全国艺术人才选拔书画大赛和龙少年首届全国青少年书法征集活动比赛。墨文书法社选送的学生作品在国家级赛事中荣获多个奖项。

  我校2022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王雨晴同学作品在全国2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在第三届中央电视台影视城全国艺术人才选拔书画大赛中,荣获国家银奖;在龙少年首届全国青少年书法征集活动比赛中获优秀奖。学校墨文书法社将继续以“建设精品社团、打造特色活动”为目标,营造浓厚的校园社团文化氛围,为丰富校园社团文化艺术底蕴贡献青春力量。

  2.由中国青年报安徽指导站指导、中青校媒(安徽)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安徽校媒精英汇暨校园媒体发展与创新交流分享会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我校青年新媒体中心负责同学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王柏璇同学的摄影作品《足迹》,被授予摄影类“优秀作品”称号。长期以来,我校团委高度重视青年融媒体发展,始终将青年新媒体中心融媒体建设融入团委活动全过程,在推进青年新媒体中心文化建设和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我校师生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喜获佳绩。龚澎甦老师指导的彭雨欣同学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荣获省二等奖、王飞老师指导的殷同同学的作品《毛泽东诗词几首》荣获省三等奖。我校墨文书画摄影协会在社长程自威同学的带领下,鼓足干劲,精准筹划,大力训练,于六月中旬组织开展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校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预赛。经专家评审,最终我校报送的优秀作品中评选出“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省预赛获奖作品2件。本次活动,不仅彰显了中华语言的文化魅力,同时也为我校学子搭建了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平台,展示了我校墨文书画摄影协会学子的书法和才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社团力量。

  4.2024年艺设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共71项。其中国家级比赛三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一等奖8项;省级比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9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具体有:安徒生国际艺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8项;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安徽省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入选13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入选3项。

  (三)举行艺术专题讲座

  1.2024年5月15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肖旺群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基于感性设计的工业设计创新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院长伍旭坤主持,艺术设计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讲座。讲座伊始,伍旭坤院长对肖旺群教授致以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讲座的主题和意义。肖旺群教授便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感性设计的基本理念、创新方法和实践效果。讲座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让在场的师生们受益匪浅。师生们深刻认识到感性设计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积极探索感性设计的应用和创新。

  2.2024年5月18日上午10点,于洪雅楼105报告厅,一场以“书写两山答卷,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矿山生态治理案例分享学术讲座在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由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张亚楠所长主讲。讲座伊始,张亚楠所长首先对矿山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矿山开采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随后,他围绕大历山矿坑公园和汤山矿坑公园两个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矿山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在大历山矿坑公园的案例中,张亚楠所长首先介绍了矿坑的历史背景和生态环境现状。过去,由于无序开采和缺乏有效管理,大历山矿坑公园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然而,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补水等一系列措施,矿坑公园逐渐恢复了生机。如今的大历山矿坑公园已经成为一个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汤山矿坑公园的案例中,张亚楠所长重点介绍了公园的设计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张亚楠所长还与现场教师、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分享了自己在矿山生态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至此学术讲座完美落幕。

  3.为了进一步增强“艺镜”摄影俱乐部成员们的摄影构图能力与艺术感知力,教工党支部书记曹哲老师于2024年4月29日为俱乐部成员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构图艺术”主题讲座,“艺镜”摄影俱乐部霍里山校区的全体成员聆听了讲座。曹哲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的摄影心得与宝贵经验,深入剖析了摄影中的构图技巧以及光线运用之道。详细解读了诸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等经典构图原则,并结合自己的精彩作品,让大家真切地领略到这些技巧在实际拍摄中的巧妙应用。

  此次摄影构图艺术讲座,激发了艺镜俱乐部成员们对摄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宝贵平台。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到今后的摄影实践中,以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精湛的技艺,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绝伦的瞬间。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QQ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