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工学院图书馆举办“书香皖工,阅读赋能” 首期公益读书会

  2025-10-22 15:47:33
       2025年10月20日,皖江工学院“书香皖工,阅读赋能”公益读书会第一期活动在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以阅读赋能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经典品读与感悟分享,引导广大学子提升人文素养,坚定理想信念。读书会由读者服务部高红老师主持。
       会上,图书馆陈馆长首先为活动致辞,她在讲话中分享了个人年少时期通过读书看报汲取知识、开阔眼界的经历,在阅读中寻找到的一方宁静天地让她受益终生;同时强调了人文素养对于工科学生培养的重要性,期望读书会的成立能够让学生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养与陶冶情操。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期读书会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晶老师作为领读人,与师生共读革命经典《可爱的中国》。闫晶老师阐述了选取该书的背景与深意,并围绕“如何提升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这一主题进行了引导性发言。
       在随后的读书分享环节,推荐人李泽奇同学率先发言。他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书中描绘革命者在严酷环境中,将对祖国的热爱化为战斗力量的段落:“何况我正处在血战方酣的时候……我们为着民族解放,为着祖国自由……一想起我们母亲慈祥美丽的容貌……便觉得浑身充满着沸腾的热血……”。在随后的感悟分享中,他分析道,该段落通过“西风凛冽”的现实之“冷”与“沸腾的热血”的信仰之“热”形成强烈对比,将宏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具象化为对“母亲”的疼惜与守护,使其超越了抽象口号,成为一种源自本能的、磅礴的情感力量,并赋予“奋斗”以神圣的意义,激励当代青年肩负起让祖国更加美好的责任。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多位同学在分享中不约而同地提及并诵读了书中一段彰显坚定信仰的语句:“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段话情真意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方志敏烈士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与无限美好的寄望,其炽热的赤子之心与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还有同学谈到,方志敏先生笔下的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其文字即便在狱中也饱含温度与深情。图书馆桑松老师也从自身角度分享了见解,丰富了解读视角。
       分享环节结束后,领读人闫晶老师通过精心准备的思维导图,系统梳理了《可爱的中国》的阅读脉络与核心精神。提出学生的使命在于刻苦学习、未来报效祖国;教师的使命在于恪尽职守、教书育人;而师生共同的使命,则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活动最后,图书馆陈馆长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本次读书会的效果,指出活动内容生动、立意深刻,有助于师生重温红色历史,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情怀,并提醒大家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整场活动在陈馆长为相关人员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后圆满结束。
 
皖江工学院图书馆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