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时间:2020年6月11日 19:00——20:00
开会地点:双创学院小会议室
开会人员:朱昌平教授,周宇赫学长,各实验室负责人
未到人员:艺术实验室、项目实验室、易班实验室、大数据与人工团队、机械实验室、水利实验室
主持人:徐莹
记录人:赵欣
审核人:朱昌平教授
内容简介:各实验室对上学期进行总结,并对本学期进行规划
主要内容:
一、 各团队汇报(共7个创新创业实践团队)
1.卓越班汇报:领衔导师朱昌平、刘明、胡徐胜、丁红菲、彭饮冰、韩笑笑
汇报人:胡兵
1.1工作总结
1.1.1人才培养
卓越班2020年6月欢送毕业生合影
(1)15级(19届)18位同学顺利毕业,其中:考研上线8人(1人拟考更好的成绩,7人已上研究生),9位同学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2人二战考研。
(2)16级(20届)24位同学顺利毕业,其中:考研上线4人(两位进入英国名校),9位同学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1人创业,1人考编,4人二战考研。
(3)17级30人,25正在复习准备考研,1人复习考公。
(4)18级24人,24人选择各个方向组进行学习(无人机,硬件设计,算法等),并同步开始项目的制作。
(5)19级15人,目前正在学习单片机、C语言等相关知识。
1.1.2主要工作
(1)完成对18级的考核,留下23人并授予卓越实验室新晋成员徽章
(2)完成了ican比赛以及申报了大创项目
(3)欢送了16级学长
1.1.3 主要成绩
(1) 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件
(2) 获得ican国家级总决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1.1.4 存在问题
(1) 18级同学对做项目不够积极
(2) 19级成员过于松散,学习积极性不足
2.本学期规划
2.1.1 专业技术培训
(1)大二的同学结合项目学习51单片机、32芯片、编程等软硬件技术
(2)大一的同学进行单片机、C语言等技术的系列培训和每周考核
2.1.2 社会责任培养
(1)结合梯队传帮带,培养责任意识
(2)结合实验室管理,培养奉献精神
2.1.3 发展能力培养
为考研同学热情服务、为就业同学提供实习机会
2.2 主要工作
2.2.1 项目开发
(1)大二同学完成各组项目的实物作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2)大二同学接手大四学长学姐的毕业设计,完成实物作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2.2.2 项目创新
引导大一同学进行研讨,提出创新项目
2.2.3 学科赛事
准备互联网+比赛、及各类学科赛事
2.编程实验室汇报:领衔导师 杭婷婷
汇报人:王小明
2.1上学期总结
2.1.1 人才培养
编程实验室主要面向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同学。在这里,我们将定期展开编程训练,丰富大家编程思维。培养高科技编程人才。实验室也充满活泼轻松的氛围,能够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2.1.2 团队合影留念
2.1.3 获奖经历
2.1.4 存在问题
有些同学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自我提升。
因为上学期的招新宣传不理想,导致实验室目前的人员较少。
目前来看,实验室内部缺乏积极性和挑战性,人员交流不充分。
2.2本学期规划
学员们定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促进共同发展。
将实验室成员分成三人一组进行内部编程比赛。
进行知识点强化,每个人负责讲解一个模块。
讨论历年比赛的题目。
准备招新。
3.分拣机器人实验室汇报:领衔导师 陶彬彬
汇报人: 戴淦亘
3.1上学期总结
3.1.1人才培养
17级9人,18级16人,19级23人
3.1.2 主要工作
实验室进行招新,并发现培养很多优秀同学参与实验室工作。以及对新生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设计并安装了实验室第二台打印机,已经完成安装,目前还在最后的完善阶段,预计本学期完成。
进行树莓派和STM32串口数据调试
18级机械同学和电气同学合作完成各个大创项目,进度良好
3.1.3存在问题
实验室专利撰写人员不足
新生开学后对工作松懈
目前实验室人员出勤率不高
3.2本学期规划
在电机控制方面对19级同学考核,督促学习进度。
解决3D打印机问题,尽快投入使用
开始调试分拣机器人,备战10月份的全国机器人大赛
4机器人实验室汇报:领衔导师 倪天伟、方正
汇 报 人:江甜慧
4.1上学期总结
4.1.1人才培养
直至上学年机器人技术实验室有16级学员4人,17级学员7人,18级学员6人,19级学员6人。
(1)17级带领18级学习,17级带领18级做大创项目
(2)获得两个国一,五个国二,四个国三,一个省二
(3)18级对19级进行系统C语言及硬件培训
4.1.2主要工作及成绩
4.1.3 存在问题
(1)19级成员普遍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
(2)理论知识不够充足,学习还要继续。
4.2本学期规划
4.2.1 FIRA实物组:
(1)继续分组学习,为10月份比赛做准备
(2)准备培养19级,为明年比赛做准备
(3)学习相关论文,了解相关知识
4.2.2 FIRA 2D组:
(1)算法优化
(2)策略研究
(3)准备10月份的比赛
4.2.3 Robocup 3D组:
(1)将重点放在19级培养
(2)继续进行深度学习,完成大创项目的结项
(3)18级10月份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省赛
4.2.4 19级培训计划:
(1)对19级进行按兴趣,专业分组学习,向不同方向发展
(2)进行周测,检测19级学习成果
(3)接受推荐的19级学生
5.智能车实验室:领衔导师:纪萍
汇报人:叶苏雨
5.1上学期总结
5.1.1人才培养
16级4人,17级9人,18级11人,19级7人
5.1.2 毕业反馈
本实验室2016级(2020届)毕业生去向
5.1.3 主要成绩
12月9日,举办第十届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智能车竞赛,共九个小组参加,其中来自17机械的两名同学以一秒优势取得冠军,来自18计科的两位女生卫冕第二,为这次校内赛画上圆满句号。
5.1.4 存在问题
(1) 由于疫情影响比赛时间以及比赛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学校决策之H楼的搬迁,智能车实验室在搬迁期间无法进入,故比赛的准备以及成员的培训不能照常进行
5.2本学期规划
1.进行智能小车机械结构的搭建工作
2.完成主板的绘制和焊接
3.对比赛元素进行程序设计,做好比赛的前期准备
6.孵化基地及创业模拟实训
领衔导师:朱昌平,刘明,丁红菲
汇报人:夏雪文
6.1上学期工作总结
6.1.1人才培养
(1)梯度助管:17级2位 : 宗天、许聪
18级3位 :陶威、夏雪文、张良辰
19级3位 :王燕、朱嘉乐、马婉蓉
(2) 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助管梯度管理计划。做好新老替换传承,吸收2016-2019级助管,使人才分布均匀化。
6.1.2主要工作
(1)2019年度17期创业模拟实训开班人数450人,分批培训,已全部完成培训
(2)对创业模拟实训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完结相关材料上缴,与人社局的对接情况良好。
6.1.3主要成绩
目前已有七家工作室回归孵化基地,已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确保他们运行顺利。但由于疫情原因本学期孵化基地暂不予以开放。
6.1.4 存在问题
(1)孵化基地管理:考虑到孵化基地的实际承载能力把项目数控制在10-15家左右
(2)保证孵化率:展开对孵化基地项目的培训,通过创业沙龙头脑风暴等,建立起孵化基地各项目的联动
(3)“创业难”问题:积极参加相关创业比赛为同学积累创业经验,促成创业交流活动
(4)助管办公条件受限:申请相关开班培训办公用品
(5)孵化基地卫生:强化孵化基地卫生管理,合理规划场地
(6)出台孵化基地管理新方案:确保孵化基地高效安全健康运营,管理规划回归工作室的秩序
(7)创业培训开班困难:邀请学校相关培训讲师入班宣讲
6.2 本学期规划
(1)2020年6月8日皖江工学院被确定为马鞍山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2020年创业培训服务(MASCG—O—F—F— 2020—0415)中标人。
(2)本学期我们将针对标书中的要求进行创业培训。计划开设8批创业培训班级,培养260名创业学员
(3)准备以及申请开班所需教材,资料,教室,物资等确保开班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的网上开班申请,资金申领,创业云平台等相关工作会及时的完成。
(4)对于本次开班工作我们一定会纠正上学期工作中的不足,每位助管要做到每堂课后认真整理归纳材料,发现材料缺失要及时与老师或班级负责人联系。
7.无人机开发及数据应用实验室
领衔导师:沈子飞 刘双 尚贤燕
汇报人:尹珺宇
7.1上学期工作总结
7.1.1软件的教学
(1)海星达Rtk使用学习
(2)Pix4d软件学习
(3)Eps软件学习
(4)CAD的教学
(5)南方CASS的教学
(6)三维建模软件的使用
7.1.2实践教学
(1)校园三维图像采集
(2)校园控制点采集
(3)无人机模拟飞行
7.1.3主要成绩
(1)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霍里山校区AND郑蒲港校区720全景图
(2) 皖江工学院校园三维模型
(3)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重点团队三支
(4) 校园三维模型打印、各学员三维成果、省级大创项目3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
7.2 本学期规划
(1) 实验室的尽快恢复线下学习模式,以及疫情期间实验室的管理
(2) 实验室新的负责任人的选拨
2.其他事宜交流
(1) 各实验室勤工俭学岗位的申请,每20人可申请一个勤工俭学岗位。
(2) 各实验室负责人需修改汇报的PPT,用于双创学院的展板展示。
(3) 各实验室负责人尽快统计历届毕业生的去向,用于实验室资料的收集和宣传。
(4) 各实验室做好换届工作,尤其18级负责人需要做好17级学长学姐的接替工作
(5) 互联网+比赛的项目数必须多于去年,凡是没有获得国奖的项目都能继续申报互联网+比赛,需要对已有的项目进行创新,6月11日开始可从网上报名。
(6) 因天气渐渐炎热,双创这边空闲的三个教室可充分利用起来。
2020.6.11各实验室负责人合影
由朱昌平老师摄影
前排左起:徐莹(卓越实验室)、夏雪文(创业模拟实训与孵化基地)、尹珺宇(无人机开发及数据应用实验室)、赵欣(卓越实验室)、江甜慧(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叶苏雨(智能车实验室)
后排左起:王小明(编程实验室)、张良辰(创业模拟实训与孵化基地)、刘文龙(编程实验室)、王彦琪(无人机开发及数据应用实验室)、胡兵(卓越实验室)、周宇赫(卓越实验室)、戴淦亘(分拣机器人实验室)
.....